不管多么热闹的聚会,都会有散场的时刻;不管多么遥远的旅程,都有抵达的那日。
当初宣德皇帝朱瞻基还是太子的时候南巡,从北京到南京用时十五日。朱翊钧此次的目的是松江府,时间安排得充裕些。
至于到了松江府会不会顺路巡视一下倭国,视情况而定,毕竟凡日月之所照皆是大明。
之前从京城到徐州,运河两岸景色怡人。
或是绿柳成荫,芦苇水草丛生,水波荡漾野鸭子划拉飞过;或是躺在河边的小村庄,炊烟袅袅、各处码头挑着担子卖茶饭鲜果……
但是淮安府境内和别处不一样,一到此处仿佛空气都滚烫。
朱翊钧擦着额上的汗,惊讶地问:“岸边连绵一片的就是船坞?”
晏珣解释:“不错。清江督造船厂,负责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的内河漕船营造。造好之后直接通过运河送去各地。眼前这一片,是浙江厂的。南直隶的船厂更大,在北边的清江县。”
朱翊钧说:“内河船厂就这般热闹,不知道南京宝船厂和崇明船厂是何等景象。”
说起来,关于远洋大主舰的命名,晏珣一开始提议是“隆庆号”,但是朝廷争论之后觉得不太好。
以年号命名?
洪武、永乐……那建文要不要?景泰呢?
堡宗用过“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咱不是歧视留学生,主要是不太吉利。
最终隆庆皇帝采纳了“威远号”的命名。
想到威远号,朱翊钧和晏珣都升起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这是大明国力兴盛的证明。
嘉靖没有完成的事业,隆庆做到了。
淮安知府也有点意思,明知太子到来,竟然没有让岸边的船厂停工。
朱翊钧这次驻跸淮安住在驿馆。
淮安有“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