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隐问阿豹:“晏大人也擅长拳脚,可以徒手杀蟒蛇吗?”
阿豹说:“我叔父比较擅长徒手杀鸭,这样杀的鸭子比较好吃。至于徒手杀蟒蛇,应该是阁下比较擅长。”
……正经人谁跟蛇过不去啊!
何心隐:“……你是晏阁老的侄子?本经是《易经》?”
阿豹轻咳两声:“我不以科举为业,因此没有专精的本经,四书五经都是一样看待。”
何心隐目光变得郑重,晏家的人果然不同寻常!
他当年中举之后,也发现科举很没意思……八股文就是禁锢人的思想,因此抛开科举,一心钻研天理大道。
“不以科举为目的读书,才能读到真知。你是真正的读书人!”何心隐赞赏地说。
方才被晏鹤年“怠慢”产生的不快,也因为遇到同道而消散。
阿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为什么这样看着我?莫非要问我茴香豆的“茴”字有几个写法?
花园里已经传来说笑声、高谈阔论的争辩声。
一个黄教喇嘛打扮、脚上却踩着一双木屐,面容如陈年梅子干的中年人说:“在我家人亲戚眼里,我是一个心比天高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许还有人肯定地说‘猴子就是癔症’。但在我眼里,病的不是我,而是那样庸庸碌碌之人。”
何心隐立住脚步,问:“此人是谁?倒有些见识。”
“你不认得他,他是有名的狂人……从东洋渡海而来的杨小福,之前跟着喇嘛到鞑靼传教,刚回京城不久。”阿豹介绍。
又听见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说:“你还惦记着别人对你的评价,证明你还没从过去走出来。你身上穿的僧袍不过是虚伪的装饰……既然放不下,何不回去看看?是回不去吗?”
何心隐望过去,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鱼池边喂鱼。
阿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