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掌柜的亲自给隔壁那桌的中年文士上酒,笑眯眯地说:“恭喜李老爷。昨日知府老爷亲自请您,说是京中来的阁老请您相会,肯定也能见到太子吧?您常来我家吃饭,连我也有面子。”
李老爷笑道:“我没有去,也没有见到太子,你可要失望了。”
掌柜的不信,笑道:“李老爷不用否认,我又不问你借钱。”
朱翊钧听他们说话有趣,站起来问:“这位老哥尊姓大名?我是朱大郎。”
“李老爷”听到“老哥”两个字,嘴角抽了抽,站起来恭敬回答:“我是李贽,不敢当公子的‘老哥哥’。”
……你以为谁都像你旁边那位晏大人?喊什么都敢应。
晏珣听到“李贽”的名字,不禁“咦”了一声……这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故意等着太子?
南巡真是出人意料,越来越有意思。
后世有学者说,隆庆万历年间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人物包括: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
和前面那些帝王将相不同,李贽是思想家,学术界的泰斗。
李贽成为一代宗师是在晚年,现在还不是太出名。
朱翊钧想了一会儿,恍然道:“李老兄是福建泉州人,嘉靖三十一年中举,没有进士。担任过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我应该没有记错,你在此处,是辞官了吗?”
李贽惊讶地看着朱翊钧,太子连自己这样小人物的履历都如数家珍?
太可怕了吧!
晏珣露出骄傲的笑容,钧钧天资聪颖、几乎过目不忘,三岁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堪称卷心菜之王。
李贽回答:“我辞官后在各地游历,受友人邀请来山东讲学。我的一位友人何心隐此次也来了,此刻正在见京中来的大人。”
朱翊钧邀请李贽到自己这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