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已经准备好了。
晏家什么时候正式让人上门提亲啊?
晏珣笑了笑,去看春天种的两缸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到了时候花就会开,一切水到渠成,不必着急。
……
朝鲜有使臣长住京城,耽罗岛的事情传开,有些人担心朝鲜使臣会抗议。
但是并没有。
可能在朝鲜看来,不必为一个岛跟宗主国起纷争。
何况大明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上岛搜寻通缉犯并暂时驻军。
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其他问题含糊着不必细究。
反正,大明的水师不可能驻着就不走吧?
出兵倭国的事,皇帝不欲惊动太多的人,只召晏鹤年和谭纶密议,暗中调兵遣将。
小人做事,还没做就嚷嚷得满城风雨;君子做事,既成现实外人才如梦初醒。
朝中议论声最大的是太子南巡。
内阁同意,六部中兵部尚书谭纶和户部尚书王国光都不反对,就没什么阻力。
王国光是山西人,隆庆五年上任户部尚书,督察各处国库、官仓、矿场。
他是大明出名的财政专家,对晋商、开中制和盐法税制都有很深的了解。
皇帝突然说要查仓库,有人怀疑是王国光跟皇帝说了什么。
山西人做了户部尚书,再让王崇古做兵部尚书就不合适。
江西人谭纶上位有多方面因素。
朝中山头林立、神仙打架,哪一派都不能专权。如此,皇帝才能坐山观虎斗,有心情去钓鱼。
晏珣好奇地问朱翊钧:“你怎么说服王国光的?”
朱翊钧淡定回答:“谈理想。”
晏珣:“……果然是我的好学生。”
有其师必有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