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县令老爷就是很大的父母官。
像晏珣这种京官,更是传说中的人物。
一般情况下,不敢轻易打扰。
但街头上的人都说,晏郎风采更甚往昔,还要昔年一样随和。
“他还要吃我家的熏烧!”陈二见人就说。
“他救了我一命!”说书人老山更夸张。
街坊们议论纷纷,当了大官的晏郎到底怎么样,连土地庙的老道都风驰电掣地赶过来。
晏珣:……感觉自己像黑白二色的国宝。
他曾经的理想就是做熊猫,四舍五入现在算实现了?
不过,晏珣没有落荒而逃、更不必住进汪家。
他站出来,从容地感谢街坊们的厚爱,微笑着一一打招呼……
街坊们听着晏珣说话,一个个脸上挂着蜜汁笑容,却都安安静静。
不知不觉散去之后才回过神:“哎呀!晏大人认出我了!他刚刚喊我的名字!”
“他还喊我婶婶呢!”
“怎么他是去宁波上任呢?要是在扬州多好!”
话又说回来,时常见到就不稀罕。现在这样,多年见不到一次,就跟神兽一样稀奇。
晏珣觉得事情有一点点不对劲。
有没有可能,街坊们的热情不仅仅是因为他人物出众又亲和,更因为某种传说?
说书人到底怎么编排他?
“小五,你聪明伶俐,去打听一下街坊们怎么说我。”晏珣吩咐。
随行的晏小五得令,心想:珣哥真是的,还想听别人怎么夸他。
晏珣在新建的屋子里转来转去,又看着清澈的井水,感叹:“总觉得还是以前顺眼。连我跟爹用过的桌椅都换了新的,有点不习惯。”
又不禁暗骂放火的人。
“徐枚,放火的人是不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