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到隔壁晏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火器,努尔哈赤也感兴趣,可惜还没机会学。
等他再大一点,能不能做太子的侍从,摸一摸火枪呢?
努尔哈赤想了很多,依依不舍地送别和蔼和亲的王叔叔。
晏珣也去送别王锡爵,殷殷叮嘱:“你是去要铁矿的,不是去要命的。朝鲜还是我们的藩属国,你悠着点啊!”
“知道了。”王锡爵无奈,“你别把我说得跟杀人狂魔似的,我一般不杀人。”
晏珣觉得王锡爵亲自去朝鲜有一种魔幻感。
跨越一个时空,王锡爵还是会跟朝鲜这个地方有不解之缘。
封贡互市的投票结果,正反两派都是二十二人,跟高拱预测的一模一样。
然后事情就推到内阁,决议明年新年安排封贡,下半年开放互市。
留出时间给戚继光练新军。
皇帝单独见高拱,佩服地说:“高先生,您真是算无遗策。朕若没有你,不知如何是好。”
高拱酸溜溜地说:“陛下现在有很多人可用。您让王锡爵去朝鲜、派申时行下广州……您怎么不派出晏鹤年和晏珣呢?”
皇帝丝毫不尴尬,坦然道:“他们可用,老师是朕的底气。不派晏鹤年,是因为他刚回来,跟俺答那边还有一点后续的事。至于晏珣……太子不肯让他离开。”
“太子啊!”高拱失笑,“太子跟陛下年少时一样聪明。”
“朕比他聪明。他现在的处境,比朕那时候好多了!”师生二人说着贴心话。
气氛很温馨。
皇帝不动声色抛出一个王炸:“有一件事,朕拿不定主意。海瑞上奏疏说,南边的地方官不配合他的工作,您说要怎么办?”
这种得罪一堆人的事,还得请先生助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