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肯定忙不过来。”
孙向阳说道。
“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你买不到,我能买到,岂不是说明我比伱厉害?
都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了,不现实,根本不会有人买。
更何况,孙向阳已经决定,今后双水湾的账上,尽量不放钱,有钱就立即提出来,如果有人问,就是给社员发工资。
更何况,孙向阳跟老支书都已经同意,他这个会计,还能反对不成?
“五十万,你明天去趟县里,找苏副县,这钱实际上是借给纸箱厂的,给高档养生枣做包装用,等回头卖了枣,再还钱。”
至于是枣,还是别的,压根就不重要。
送酒?
相比县里,地区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这个世界上,有需求就有供应,普通人买不到,但一些有点身份背景的人,却又没工作的人,却能买到,他们去友谊商店,花十块钱买来礼盒,再加两块钱卖给那些有需求,但进不了友谊商店的人,双方不就一拍即合?”
不找他找谁?
所以,孙向阳才把事情说清楚。
“嗯,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余叔了。”
很多时候,越是买不到,反而越能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甚至可以借发工资的名义,多取出一些来,弄个大保险柜,存起来。
只是,他也不觉得这些枣能卖什么钱。
“高档养生枣?就是咱们乡下种的那种吧?那玩意得卖多少才能赚够五十万?”
哪怕孙庆余,也不会一有钱立马就还账,怎么也得拖一拖。
五十万很多,但随着煤矿产量暴涨,以及炼焦厂那边每个月结算一次,再加上剪纸画的收入,双水湾账上的钱只会越来越多。
供销社里有种伊拉克蜜枣,特别甜,也才卖三毛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