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中以老四沈林子最为聪慧,时年仅有十三岁的沈林子敏锐地察觉到北府诸将放纵部下掳掠,唯有刘裕军纪严格可成大气。
趁刘裕驻师山阴,沈林子前去自首,流涕哽咽道:“妖贼扰乱,仆一门悉被驱逼,父祖诸叔,同罹祸难,犹复偷生天壤者,正以仇雠未复,亲老漂寄耳。今日见将军伐恶旌善,是有道之师,谨率老弱,归罪请命。”
刘裕被沈林之的话打动,暗中收留沈林之兄弟五人,大军回归京口之时将沈家兄弟带回。
…………
建康,桓玄收到桓石康的奏报,得知杨安玄回师襄阳,荆州危机解除,紧崩的心弦松驰下来。
多日未举办酒宴,桓玄召聚桓谦、卞范之、王谧、殷仲文等心腹于大将军府欢聚,司马道子的会稽王府改成了桓玄的大将军府。
席间,桓玄问该如何处置桓亮、庾彬等叛乱之人。
桓谦建议道:“荆州初遭大乱,人心未稳,安抚为上。宜诛首恶,胁从不问。”
荆州是桓家的大后方,桓玄对桓亮、庾彬等人的叛乱并未放在心上,事实上这几人连风浪都未掀起就被擒入牢中,当即点头同意,只诛杀庾彬、杨道护数人,桓亮贬于岭南,其他人放归。
卞范之忧道:“臣担心有人被杨安玄所惑,稍不如意便起军反叛,此风绝不可涨。主公要再派精兵平定雍州,安定人心。”
王谧猜中桓玄的心事,笑道:“平定雍州不过是治标之法。要想治本,只需主公早登大宝,大义已定,天下自会归心。”
殷仲文伏地拜倒,禀道:“臣已拟定加授九锡的诏命,请主公定夺。”
卞范之也起身拜倒,道:“四月天降日食预兆,天授不取,反受其咎,请主公早做决断。”
桓玄仰天长笑,道:“天意如此,吾自当顺天行事。”
在殷仲文和卞范之的劝说下,桓玄加快了篡位的步伐,首先对朝堂百官进行了一番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