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落难情缘 > 874章 品《维摩诘经》(32)

874章 品《维摩诘经》(32)(5 / 11)

这还不算,只算是逻辑上的强辩,真实的化人是化身,修成了的人可以有意生身。

这意生身的化身有没有烦恼呢?

碰到有些境界照样会有轻微的烦恼。

色身上,或者法身境界时,化身还是有烦恼。

等于我们意境上,烦恼里面还有烦恼,有时梦中觉得自己还在做梦。

“如梦所见已寤”,这真是梦中梦了,不是说梦醒了,是梦中觉得自己已经醒了,其实还在做梦,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吧。所以,这个境界是有的。“如灭度者受身”,这严重了。

完全得到灭尽定的人,他死后色身被火化了,你说他能不能再投胎?

能。

诸佛菩萨都是三界再来人,他们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

他们的再来如灭度者受身,需要色身再来人间,随时随地在梦幻观中。

“如无烟之火”,这是最后的结论,无烟之火是有的,行雷闪电都是无烟的。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在世间,一切如梦如幻。

其中内容包括了幻观、空观、中观,得到空观以后才能得到真空生妙有,即空即有的观法。

现在《维摩诘经》的中心问题来了,从现在开始,是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居士对话,问到佛教中心的慈悲喜舍。

经文的原文说得最多的是慈,悲喜舍都没有多谈。

这里是一个大问题。

“如须陀洹身见”,须陀洹是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

初果罗汉证到了以后,贪嗔痴慢疑就薄了、淡了。

但是贪嗔痴慢疑薄了淡了,就可以证果吗?

证果不是功夫,不是修养,是般若见地。

贪嗔痴慢疑等等是属于小乘的思惑。

你纵然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