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瑞岩禅师提醒世人:“主人公,清醒着,日后莫受欺骗!”
布袋和尚来到瑞岩寺,果然看到师彦禅师呆坐在一块卧牛石上。
“如何是佛?”布袋和尚突然发问。
瑞岩不慌不忙回答说:“石牛。”
什么,石头雕刻的牛,竟然是佛?佛,能是石牛?
布袋和尚却会心一笑,换个角度问道:“如何是法?”
瑞岩禅师说:“石牛生的儿子。”
石牛,居然能生出儿子来!石牛的儿子,还是石牛吗?所以,布袋继续勘验他:“这样的话,就不相同了。”
瑞岩说:“混合不得。”
布袋追问:“为什么混合不得?”
瑞岩灵巧转身:“无同可同,混合什么?”
是啊,佛与法,不一也不异,不二亦不别,既不能故意混淆,也不能强行割裂。
布袋和尚与瑞岩师彦禅师心有灵犀,惺惺相惜,互相把臂大笑。
原来,瑞岩师彦是著名的岩头全奯的大弟子。
岩头全活,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色彩斑斓的人物。
他十分尊重洞山良价,数次上洞山,向良价老人请教禅法,但他并不赞同洞山;他是德山的弟子,继承了德山的法脉,却不肯定德山宣鉴;他从未见过临济,却深受其影响,行为作风很有临济宗风……
可以说,在岩头禅师身上,体现了禅者独有的“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的风采。
“可惜,我的师父已经圆寂了,不然的话,您就能见识到他的禅风了。”瑞岩师彦对布袋和尚说。
布袋一笑,道:“万里一条铁,见其子,知其父。”
瑞岩师彦却大摇其头:“我,不及师父万一。不过,雪峰义存师叔,就是在我师父的提携、点化下‘鳌山成道’的,你可以去福州参访他。”
布袋当然早就知道,闽南福州有一座雪峰山,二十多年前在禅林之中孤峰突起,傲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