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让玩家不去在意那些该死的主线。
直接体验游戏本身的内容。
让玩家去主导游戏,去定义他想玩什么内容。
而不是设计师能让他玩到什么内容。
至此,开放世界的初概念便诞生了。
开放世界并不是意味着一张大地图,玩家可以到处乱跑,就能算作是开放世界。
一款游戏的地图再大,玩家如果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设计师设计好的思路往前走,先前往a点,然后前往b点,先打这个boss,然后才能打那个boss。
这仍旧会被锁在线性游戏的框架内。
只有围绕开放两个字做文章,让玩家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任务就做什么任务,能够自由安排自己行为的游戏,才能被称之为‘开放世界游戏’
而随着开放世界概念诞生,也逐渐解决了此前一直困扰设计师们的‘强主线剧情还是强游戏性’的难题。
游戏设计师可以通过一个弱吸引力的主线,或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朦胧剧情,去设计一款游戏。
更甚至,你可以让玩家在打通了这游戏之后,都不知道你主线讲的是什么,甚至不记得boss的名字,不记得任何一个路人npc的样子,只知道自己玩的很爽,很自由,很高兴。
这放在原来的线性世界里面,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下,设计师们可发挥的空间瞬间就大了起来。
但开放世界也并非没有缺点。
由于弱主线牵引,玩家会失去对终极目标的大驱动力。
线性世界中会用大量的文本或剧情或铺垫,让玩家喜欢上公主这名角色,再对她展开施救。
而开放世界内,公主叫啥,不知道,长啥样,不太清楚,啥性格,做过啥事,玩家都一知半解。
就这玩意你让我去救她?你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