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而卢毓三人看到的是什么?
他们在地方的乡社上看到各种形形色色的组织,如代表行政的乡公所,有军事组织的护田队。还有各种不知道名目的组织,如农会、青会、妇会、少年会等。
而乡社里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参加多个组织,融入到这个权力体系里。
卢毓三人只是单纯以局外人的身份就能感受到这份权力大网,更别说那些黔首们了。这些人都在无形中被这大网所包裹着,不自觉的就成了泰山军体系的一份子。
三人中,卢毓受到的教育最为全面,不仅是文化修养高深,还在地方上具体行政过,所以他是三人中感触最深者。
当郑益还在感叹泰山军对地方的掌控之深的时候,卢毓却对这种掌控感到恐惧。
因为他很明白,本朝不想学秦汉之体制吗?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卢毓会很负责的讲,非常想,但他们做不到。
只要是统治者,都希望能和秦皇汉武一样,动念间就能调动全国资源办大事。但可惜,国家权力每下沉到一级,其背后所付出的钱粮和吏员都是一种恐怖的数字。
而且这种数字还会随着时间持续的增加,因为广大乡社里民会对这种调动越来越趋于消极对抗。
所以,秦不过二世而亡,前汉也是户口减半,天下逃亡。
所以本朝也吸取前代教训,努力使地方趋于自理。
所以对于基层的状态,普遍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散。这两个就是一个悖论,不可兼得。
但卢毓看到了什么呢?却在泰山军的身上看到另外一种基层治理手段。
这种手段既可以将治下黎庶置于体系之内,又不会惹来基层强烈的反弹,以至于基层逃亡。
卢毓不知道泰山军内部有没有专门的词来形容,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经、教、刑。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