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桓温为丞相,入建康辅政,同样包藏祸心。
桓温离开荆襄,等于脱离了根基。
建康是江东士族的地盘。
当年王敦、苏峻都曾入主建康,也都被各地士族豪强群起而攻之,最终兵败。
朝廷已经几次征召桓温入朝,桓温死活不肯去,一再推辞。
“如此说来,尔等皆不愿北伐?”桓温一脸平静的望着众人。
朱序道:“属下以为时机未到,梁秦并未交兵,江东亦未做足准备,贸然出兵,胜负难以预料,还望大司马明察。”
“何谓时机?北国一日强过一日,今日不征,明日不伐,乃坐视其壮大。”桓温一反常态的坚决。
众人皆不好再劝。
不过郗超最知桓温心意,笑道:“明公之言是也,梁国屡次三番欺辱江东,乃是压制江东人心士气,假以时日,人心不在,士气低靡,何以抵御北虏?近日便有江北百姓北逃,不可不防。”
梁国攻心之计弄了这么多年,每实施一次,江东之正统便去一分。
这让江东有识之士大为忧虑。
尤其近日,传言只要北上,梁国便分田赐宅,吸引了不少人。
权臣之路永无止境,不进则亡,桓温需要借北伐迈出最后一步,亦需借北伐凝聚人心。
“不错,北伐势在必行,不必多言,诸位各尽其职,各安其事,吾立即上书朝廷,奏请北伐。”桓温大袖一挥,决心已定。
不数日,建康便收到了桓温的奏表。
“数年不战,人心离散,畏北虏如虎,前有伪史问世,后有忠奸录出,北虏亡我之心不死,今庚戌土断颇见成效,府库充足,将士用命,当奖励三军,激励士气,携东关胜势,一股荡平寿春,全据淮南,国家方可图久安之计也……”
王坦之抑扬顿挫的念了出来。
谢安沉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