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军户屯田守城,国家不费一两银子,却能养百万兵。而到了后来,则成了国家费了亿亩军屯,却百无一用,反而还得招募数十万营兵,每年从紧张的财政中再凑起千万两计的军费开支,更进一步的加剧了财政困难,最后三饷加派,又大都转到了百姓头上。
而商税,明初根本不受重视。
或者说,当时百废待兴,定下很轻的税制,有助于经济的恢复。
商税在整个明代,都始终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除了几个钞关的关税,其余的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商税,顶多有一些特定的产品税。
其实到了后面的时候,大明的皇帝早看明白了这些问题,可他们无法改变,阻力太大了。
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官集团对皇帝施加的压力,另一个就是地方上的抵抗阻挠。
崇祯时,文官集团对崇祯时期加派三饷的抱怨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给崇祯皇帝上疏,竭尽全力攻击增加赋税的政策,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他们的描绘下,增收赋税是天怒人怨,罪恶滔天,甚至是局势恶化的原因所在。
凡是向崇祯皇帝建议增收赋税的官员,都被他们描绘成小人,杨嗣昌更是被被攻击漫骂的体无完肤,甚至被黄道周骂成是“豭狗人枭”。皇帝增加赋税是顶住文官集团大部分成员施加的巨大压力下才得以进行的。
地方上的阻挠也十分厉害,他们不但反对增加税收,甚至还一直在欠税,许多地方实际上连最基本的正税都一直没完成过。
就如当初刘钧在东南开设海关,征收关税和商税,东南地方也是极为反对的。
历史上,明朝灭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有很多种原因加在一起。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肯定就是亡于财政破产。
而明朝财政破产,最大的问题肯定就是这个税收定额以及商税问题。
去年浙江产火腿闻名的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