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说韩信的话。蒯彻当时也举了几个例子,一是张耳、陈余。本为契交好友,终因争权夺势而反目——证明感情这玩意儿是靠不住的;二是文种、范蠡,功高震主,于是兔死狗烹。
“今大都督荷天下之望,统十万之众,位同宰相,进而无赏,兵柄在握,退而难全,其与淮阴(韩信)何其相似也。魏主本因武功而覆汉基。遂有天下,安肯使都督继其前辙耶?即以为君臣相得,必不疑都督。然彼天寿将尽,嫡孙尚幼,其势又与彼昔日同,乃虑继主难御都督,思早夷除,此亦人之常情也。”
老兄你已经功高震主啦,如今曹魏天下,皇帝之下就是你啦,那曹操怎么可能不担心?就算曹操跟你感情甚笃。顾念前功,他也得考虑自己百年之后。继嗣者幼弱,很难驾驭得住你啊——
“其蜀不灭。则都督如乐毅在齐,燕将在聊;其蜀若灭,则恐都督将蹈淮阴之后尘矣。”
你要是没法快速灭亡我蜀汉,那么很可能被谗言陷害,被瞬间剥夺兵权,而倘若快速灭亡我蜀汉呢?说不定就变成韩信第二了。
是勋心说这人倒确实好一张厉口啊,只可惜……你也就捡捡前人比方说蒯彻的余唾而已,玩不出什么新花样来。因为就目前而论,功高震主,或者因此而被谗身死,或者被迫走上黄袍加身之路,这两种例子都太少啦。其实我知道的前例比你多得多了,不光光文种、韩信,还有檀道济、桓温、刘裕、赵匡胤、岳飞、脱脱、年羹尧……一抓一大把。所以你以为我会如此天真,毫无防备吗?
忍不住就斜眼一瞥——是峻并未离开,仍在座中,正好也将目光投向是勋,兄弟二人相视而笑。
因为是峻才从洛阳过来,给是勋带来了一则重要的消息。
且说李严早有谋划,遣人在中原各处散布谣言,说是勋手握重兵,或有不臣之心,想以此来促使曹操临阵易帅,或者由此以说服是勋放缓攻势,甚至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