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曹贼 > 第546章 终究是个孩子(2/3)

第546章 终究是个孩子(2/3)(2 / 7)

德著《历史》一书,言及欧罗巴大陆,乃至波斯,埃及等地。

你可知当地风俗?”

“……修昔底德认为,历史的内容,就是刚刚发生过的事件,你对此可有看法?

他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不晓得元直可曾看过。那本书里,描述了欧罗巴大陆一场极为重要的战争。

古人言,著史当微言大义,秉笔春秋。

而修昔底德认为,要准确认识有关遥远的过去,甚至我们这个时代以前的历史,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在时间上,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所以,他划分了考古和历史的范畴。那么你认为,他说的可正确?纵观孔夫子以来,著史者,可曾真的做到了秉笔春秋,公平二字?”

“好吧,你说这些是蛮夷之学,那我们就来说一说圣人之事。

孔圣人曾有门徒三千,言有教无类。其门下弟子,有匠人,有农夫,有商人,有官宦……而我却听说,你言‘人生而有贵贱之分’,那么我倒是想请教,究竟是夫子所言正确,亦或者你周不疑比圣人更加厉害?”

曹朋深知,不能让周不疑抢了先机。

这孩子伶牙俐齿,一旦被他抢夺了先机,占居了主动,自己可就处于被动之中。

周不疑擅长偷梁换柱,而曹朋则要把这个节奏控制住。

他不需要去和周不疑争论,只需要不断的发问,搅乱周不疑的思绪,使节奏始终都可以控制在他的手里。若是谈论经典文章,曹朋真不认为,自己能胜得过周不疑。这孩子从小受这方面的熏陶,远不是曹朋这种半路出家的人可以相提并论。当然了,重生十年,曹朋对这个时代的文章典籍,大都也有所了解。同时,他可以感受到,在东汉末年时,儒学容纳百川的包容姓。

甚至在唐宋时期,儒学都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百家争鸣。

一直到元朝,蒙古人并不懂得儒学的真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