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稷走到曹汲身边坐下,“爹,你别担心。曹公之所以拜你为监令,更多的还是看重你的技艺。只要爹你有真本事,又有何所惧?阿福说的,虽有道理,可谁生下来就懂得那些东西?朝堂上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但若说诸冶监这类的官署……呵呵,我倒是有些认识。
阿福说的什么流程啊,标准……都是订好的规矩,照着做就是,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到时候你只需要把事情安排下去,自然会有人盯着。至于那些工官……我觉得阿福考虑的太多了。河一工坊自中平元年停工,至今已有十余年。可以说,在这十余年里,河一工坊基本上是处于废弃的状况。而各地的工官,也被当地豪强笼络,一时间很难清查一个清楚。
所以,爹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使河一工坊复工,令诸冶监重启。
曹公之所以请爹做这诸冶监的监令,就是想倚重于爹的技艺和名声……毕竟,爹如今名声在外,三个月造三十六支天罡刀,谁人不知?有这个名声在,诸冶监的问题,也就不在困难。待河一工坊复工之后,曹公军械得以供应。各地工官自当返回,到时候还不是爹说什么,就是什么?”
曹朋闻听一怔,有一种拨云见曰的感觉。
邓稷说的,在理!
自己似乎有些钻牛角尖,有些偏颇了……散落各地的工官,其实并非诸冶监的主体。诸冶监真正的根基,是在河一工坊。而河一工坊现在是处于瘫痪废弃的状态,百废待兴。曹汲这时候过去,就等于是把诸冶监一手撑起来。
到时候,诸冶监的事情,还不是曹汲自己说了算?
“姐夫,你说的不错。”
曹汲这会儿也恢复了不少信心。
正如同邓稷所说的那样,单以技艺论,曹汲如今还真就是谁都不怵。
凭着双液淬火法,凭着那功率巨大的风箱……曹汲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将诸冶监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