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忙磕了个头,赌咒发誓似的叫道:“小的当然是听刘公公的吩咐,绝不敢私自行动!”
“那就好,你退下!”
哪怕是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天子大婚亦是极其少见的。大明朝这许多位天子,多半都有过皇太子或是皇太孙的经历,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是有妻室的人了,登基之后只不过是履行一道册后的程序而已。此前那位大婚的还要追溯到成化年间废后再立王皇后的那一次。然而,王皇后进宫的时候,宫中恰逢万贵妃一手遮天,立后的仪制远远比不上正统年间英庙大婚。所以,现如今朱厚照的大婚,自然是整个京城上下从官员到百姓都最最关切的事。
七月十七,以大婚遣英国公张懋告天地,驸马都尉蔡震告太庙。
七月二十,命英国公张懋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为副使持节行纳采问名礼。
七月二十六,命保国公朱晖充正使,焦芳王鏊充副使持节行纳吉纳徵告期礼。
这仪仗前往皇后娘家的盛况一时是万人空巷。而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却还是已经定下八月十一发册奉迎皇后入宫。这一次的正副使,本是定国公徐光祚和平北侯徐勋这一位中年一位少年的搭配。定国公一系作为靖难功臣发家,即便是之前那位已故定国公着实算不上什么人物,但如今徐光祚稳扎稳打,在朝野至少都没有什么恶评,这一次得此殊荣也无人提出反对。至于徐勋……哪怕是朝中仍有众多官员对于这位如彗星一般崛起的少年新贵充满不屑的恶意,但明知小皇帝对其宠信有加,反对的声音自然微弱,只能集中在正副使全都是武官上。
最后,还是朱厚照满心不情愿地在文官当中扒拉了一下,指了首辅李东阳亲自去当奉迎的副使,这才平息了众多议论声。
这样一件对于臣子来说最荣耀的事情,徐勋哪怕视之为苦差事,在如今这时节也不得不勉力和那些文武百官在朝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