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了起来,直到朱夫人出门,他才轻轻舒了一口气。听说刘瑾有意改革朝廷成法,所以急于召集能员充当马前卒,而其中究竟涉及到哪些,他这个内阁首辅毕竟不是刘瑾一党,竟丝毫风声都不知道。此前那林林总总十几条改革已经够惊人的了,倘若这一次再来一次更激烈的,他若反应慢些,兴许会麻烦更大。
妻子说得固然没错,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可现如今焦芳逼得这么急,若他再稍稍靠向徐勋,只怕刘瑾会反应更大!名声坏了就坏了,值此之际,他还是得先去见一见刘瑾!
对于消息灵通的徐勋来说,李东阳在一处茶馆私见刘瑾,两人密商了整整一个时辰的事,自然须臾就传到了他的耳中。尽管不知道两人都谈了些什么,可当十二月十五的望曰大朝过后,韩福以右副都御史衔出理苏松粮储,定官员考成法以及林林总总又是七条规定出来之后,他自然明白朝会上不发一言的李东阳和刘瑾达成了妥协。
张居正的考成法,徐勋算是了解较为深刻的——毕竟,现代企业当中的绩效考核等等,其实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甚至那些制度还及不上考成法的严格。他辗转给了张文冕的,并不是最终的定稿,而只是一个相对粗疏的框架。只说是让六部都察院列出官员一年之中的应办事项,年底逐条考核。
而这其中最大的一条漏洞就在于,完不成就是罚,而且不是降级,而是罚米,却并没有提如何嘉奖赏赐。他很清楚,对于希望靠随心所欲的厚赏拉拢人心,希望靠重罚来打压文官的刘瑾,就算觉察到他故意露出的这一条漏洞,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便。
若赏罚都照规章行事,刘瑾拿什么去施恩立威?
至于那些令寡妇再嫁等等匪夷所思的新政,他知道必然又是刘瑾蛊惑了对这些小事很不在意的朱厚照,虽觉得无可奈何,可也就听之任之罢了。只是,当这一晚上林瀚怒气冲冲地携张敷华一并登门之后,徐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