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纷争

第一百二十三章 纷争(2 / 8)

忠臣义士,但亦有小人蠢蠢yu动,窥觊大宝,益早立君,使众人归心!”李纲想了想说道。

“嗯,上皇在金营中也曾有言‘恐吾宗之德未泯,士众推戴时。宜速应天顺民,保守取自家宗庙。若不协顺,记得光武未立事否’,令逃避在外的皇子宗亲登位,延续赵氏国脉!”郑红梅言道,“但当时在外的皇子只有秦王和康王二人,赵州之役后,诸多皇子皆被救出,唯上皇及莘王和信王被贼酋翰离不带走而未能得救,如若擅立。派引起内乱!”

“太后所虑极是,但臣以为此多事之秋,应遵上皇诏,早立君!”李纲听了觉得太后所说似乎有恋权之意,在为自己听政找借口。可他依然坚持说道。

“好,那爱卿以为立谁较为妥当?”郑红梅何等jing明,也看出了李纲的‘好意’,笑笑问道。

“照例立储应选嫡长、贤能,官家北行,秦王两者皆备,可立为君!”李纲对赵柽不仅是印象好,而且见过他的才能,官声也很不错。

“嗯,但是秦王接诏后却不愿即位,现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他担心因为上位之事引得朝野起了纷争,兄弟反目,因此主张先平外患,救出二帝再议储君之事!”郑红梅听了,伸手将放在一边的写于半臂的诏书拿过来,示于李纲。

“唉,秦王不计名利,大义为先,可钦可佩,此时正需有贤王即位才可救国于危难,保我大宋国脉啊!”李纲验过笔迹御押确认误,感叹道。

“金军北回后,张邦昌退位,曾请出元祐太后听政,其曾下诏立康王为君,张邦昌等伪臣上劝进表,其已准备登基称帝,秦王若再登基岂不国有二帝,外患未消,内患又生吗!”郑红梅言道。

“这…”李纲也犯难了,他虽刚刚回京,但是却在来途中与陈过廷等迎接的官员和沿途遇到的官员百姓谈过,对当前朝中复杂的形势有所了解,大致可分为几种势力:

主和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