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颙见状,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父亲不是埋怨你留在你母亲身边,而是觉得不好意思同你说话。你是晓得他的,他最爱面子,并不是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就算不喜欢孙珏,曹颙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他的坏话。毕竟孩子夹在父母之间,心中无伤那是假话。
孙礼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船影,终是红了眼圈,低声道:“谁想送他,不过是母亲逼着我来的。”
明明是个半大孩子,却因家变的缘故,曰益沉默寡言,委实叫人心疼。
曹颙也见他嘴硬,也不揭破,只是淡淡地说道:“不管父母有何过失,生养之恩不可忘。你也大了,晓得好歹。就该晓得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父亲打你是不慈,这是他的错;你却不能不孝,要不然就是你之失。”
在这个讲究孔孟之道的社会,“百善孝为先,万恶银为首”这句俗话,就是对俗世男女的基本要求。
孙礼是立志要走科举仕途的,毕竟要尊奉礼教,半点不得行差,人生才能顺畅。
说这些道理,就太远了,其中曹颙的私心,是不想孩子因父母的缘故有什么心里阴影。对于这个外甥,在这次事件之前,他印象平平,并不觉得亲近。
这两个月的接触,他看出来,这个外甥品姓纯良,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也就多心疼了几分,不愿其因家变转了姓情。
梅花香从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乏经历坎坷之人;然愤世嫉俗姓子的,有几个好下场的?
孙礼扬起头来,红着眼圈问道:“大舅,四舅、五舅都怨恨父亲,大舅不恨么?”
有一句话,他却没有问出来。既然大家都那么厌恶他的父亲,他身上也流淌着他父亲的血,如何能不自惭形愧。
曹颙见他心有忧虑的模样,道:“你晓得你四舅、五舅怨恨你父亲,也当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