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机爬升、俯冲、滚转能力都很出色,但不够灵活;操控感受比较“生硬”,失速前征兆不明显,不易改出;仪表布局简洁明了,很方便;发动机震动偏大,散热不良,驾驶舱里很热。」
另外让试飞员赞不绝口的是后向视野大为改善的新式座舱盖——参考自英制喷火战斗机的马科姆座舱盖。
原型机暴露出的问题很多,毕竟是赶工的产物,不过好消息是没有重大缺陷。
战局吃紧,为保全更多久经沙场的老鸟飞行员,军器局匆匆将sn-42定型为二式歼击机,并给予官方别称——山雀。
这是大明空军首次将驱逐机改称为歼击机,至于山雀之名虽不威武,但却形象表明了这型应急战斗机的特征。
成都立方发动机公司研发的雕十式双排十八缸星形发动机还存在一些可靠性问题尚待解决,不过目前没有余暇从容解决,只能边量产边改进了。
二式歼击机尺寸很小,几乎是主流战斗机之中最迷你的,形似一根长着翅膀的短萝卜。
长8.4m、翼展10.6m、空重2960㎏,方形翼尖;使用一台初期版本的雕十式双排星发,标称功率2000匹马力,一级二速机械增压器,二速6㎞临界高度极速620㎞/h;由于功重比相当惊人,爬升至6㎞高度仅需短短6分8秒;比较坚固的结构也允许飞机达到至多760㎞/h的俯冲速度。
武器配置为四挺分布在左右机翼的14.4㎜航空机枪;飞行员座椅后方有12㎜厚度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钢板;因为体型太小油箱容量少,无副油箱时航程仅700㎞,相当之近。
综合来看山雀是一型完全为高烈度制空权争夺战而量身打造的战斗机,生存性优良,性能也还不错,然而严重腿短,不挂副油箱几乎没法正常作战。
利用缴获的p-51a和喷火mkv进行模拟空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