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的耳朵,把总割哨长的耳朵。一战结束,发现没有耳朵的全部当众斩杀。行军途中离队小便者割耳;喧哗者捆打40,谣言乱军者割耳;闲聊引起乡愁者杖20。整个行军打仗过程除了统一唱军歌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娱乐活动,更不允许聚众喝酒和接受民众的宴请。
严酷的军法不仅仅是戚家军独有,从古至今所向无敌的军队,都有严苛的军法。战国时期还有一本关于军队重刑的兵书《尉缭子》,书中记录:“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这里的“杀卒”并不是说的杀敌而是杀自己的士兵,对于初创军队想要威震天下,至少杀士兵一半。戚家军从无到有,最后到威震天下,第一批士兵所剩寥寥无几,恐怕违纪被斩杀的也有一半人数。
历史上以战斗力强悍出名的军队很多,名将如孙子、吴起、田穰苴、韩信、周亚夫、赵充国、杨素、岳飞、徐达、年羹尧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军纪严酷。以岳家军为例,岳飞斩舅真实的记载于宋人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里。有人投诉岳飞的舅舅姚某滋扰百姓,岳飞是个大孝子,先禀告了母亲,责罚了姚某并说:“舅舅所为,牵累到我,如若再犯,我能容,怕军法不能容。”可不料几天后,岳飞和部将骑马行军,姚某也随之同行,心怀怨恨的姚某飞马往前奔驰了数十步,突然拉起满弓,回身对着岳飞就是一箭,幸好没中。岳飞催马过去将其擒住,“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剖其心,然后碎割之”
单单的嗜杀绝对不可能成为名将的,杀伐是治军的手段,军纪严明才是最后的结果,一味的好杀,只能激起兵变。戚继光更不是滥杀的将军,他对部将的爱惜和举荐之功,几乎可以和严酷的军法相媲美。戚继光战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帐写立功人员名单,向上级和朝廷请功。例如他在一封战后的上书皇帝,说自己不安于心:“浙功不堪与闽赏不酬其功者尚多,死事者未得恤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