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这是在培养我们听命令的习惯,在战斗中要保持相应的队形就必须培养士兵听命令,几点起床、吃饭、训练、洗漱、睡觉都要听命令,这就是把听命令融进日常生活,使他们形成肌肉记忆,形成习惯,把听命令后执行变成下意识的动作,彻底融进士兵的血液。
一支强大的军队光会打仗不行,要还得建立军队的良好风气,风气也是战斗力,这也是军队跟土匪的区别。
南宋时期的岳家军,在抗金战场上屡建战功,连金国大将完颜兀术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哪只脚踏进百姓的屋子就砍哪只脚;哪只手拿百姓的东西就砍哪只手,正是因为岳家军良好的军队风气,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斗力,无往不胜。
一支军队想打胜仗,必须有旺盛的士气,而赏罚分明,就是鼓舞士气的最好方法。
战国时期,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激赏军功,士兵们砍下敌人的人头,那就是军功啊,立了军功就有爵位。
所以,秦军闻战则喜,有一个说法最准确,秦军士兵腰里挂着一个敌军人头,一手抓俘虏,一手拿着兵器往前冲,秦军强大的战斗力也是因为如此。
在明朝抗倭名将戚家军之中,更是军纪严明。
临阵谎称疾病者斩,上阵抛弃军械者斩,埋入遇敌不起或起早者斩。明朝时火器已经开始盛行,军队里有鸟铳(g)队,作为火器队有特定的军纪。作为鸟铳手开枪开早者斩;鸟铳手死亡,守卫鸟铳手的士兵斩;队长发现违纪不高发者斩;一人退斩一人,全队退斩队长;队长战死,全队被斩;临阵投降、奸淫妇女等等更是杀无赦。戚家军军纪中,斩首是常见的处罚手段,仅次于斩首的刑罚就是割耳朵。
临阵退缩者,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的耳朵,哨长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