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转述。
为的,也是采集他们的看法。
对这样的话题,李崎和尹元老都默不作声。
在大明的诸国藩属国之中,朝鲜、交趾,都属于王化更彻底的,他们自称小中华。
他们很清楚,奴人这样的表述就不对。
哪怕事实如此,也不能在儒家文臣当道的大明这样讲。
而有人自然直接请教通译了:“难道一定要让农民、渔民承担更少,伟大的皇帝陛下才能册封我们的王?”
通译们说着礼交部交代下来的标准回答:“此为陛下倡议。在中国有句古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以天朝皇帝之尊,向诸藩发出此等倡议,乃是千古仁君应行善举,也是为了诸藩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李崎与尹元老对视一眼,然后一同默默低下了头。
“朝鲜李殿下,尹大人,你们有何高见?”
他们不想多话,但有南洋小国问了他们。
而交趾南北两司的莫氏和黎氏使臣则同样看向了他们。
李崎怎么会多话?
尹元老只得咳了咳:“天朝陛下之倡议,自是正理。国主居大位,自该为万民谋福祉。”
“可……”
大同馆里的诸国使臣聚首相谈,显得像是大势到来之下无奈抱团一圈圈懵头转向回旋着的鱼群。
大明的臣子还看着呢。
这就是此时的大明。
在自己的家门口,如果大明有了什么想法,他们只能迎接这种如同天象一般的压力。
大明要订立的公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至少在双方贸易的过程当中使用大明的标准,这才有继续和大明通商的资格。
其次,是要遵循大明天子的倡议,从官制民风到民政民生,关注普通百姓的权益,这才能够继续得到大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