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已经请缨了,只能先说道:“下官明白了……”
从总督部院离开,高尚贤先去了布政使司衙门。
既然要动身去阿瓦城,藩司衙门里的公务要先交接一下。
从邵锡到王汝舟,同僚们各异的神情他看在了眼里。
之前在黔国公府,密旨只留下了几人听,这个大家当然都一直在猜想。现在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只怕就是琢磨着高尚贤是不是知道什么、为了立功不要命。
高尚贤顾不得他们怎么想,交接完了手头上的公务就往家里赶。
他到云南来做右参政,这里自然也安排了官宅。
他回家不是为了收拾行装——那还早着呢,总督部院衙门和藩司、都司那边都要先准备公文和护卫。
“少爷出去没有?”
“在书房呢。”
于是高尚贤就直接往书房闯,进去之后只见儿子愕然看了看窗外:“父亲,还没放值吧?”
“督台当真准备遣人去外滇了!我已经请缨前往,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直接坐了下来,喝着茶招着手:“为父已经四十七了!这条老命,别真的丢在云南。好好的右侍郎不做,都是你说这云南右参政更好!”
放下书册走过来的,正是他的儿子高拱。
现在他边走边笑着说:“儿子既然又料中了,那岂会有凶险?南京的浑水何必去趟?云南虽是边陲,却正是建功之地。”
“我还想怎么建功吗?”高尚贤瞪了瞪眼睛,“你倒好,不仅劝我到这里来,自己还跟着跑来。后年就要会试了,你就算要游学,也该去北京,那里懂新学的才多!”
高拱摇了摇头:“如今新学,一靠悟性,二靠明实情。都往北京跑,像云南这种地方的实情,又有多少人能明?我这正是为了另辟蹊径。”
高尚贤翻了翻白眼:“前年中了礼经魁首,不是说考纲改了,再精研新学三年再考吗?另辟蹊径,不是正道!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