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还是天子,士民们没敢大买认购劵,就连申吴县等也没敢大买,只天子以为尽快募集到足够银元为名,把没有及时发售出去的认购劵用内帑买了,而这就便造成如今陛下内帑更为充沛,如此一来,天子不但兵强马壮,还钱粮充足,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非常可怕!」
陈经邦自问自答起来,又道:「士权彻底难遏君权也!」
「公说的是,这也是为何吾不支持挟民对外夺利的原因,就因为如此下去,必使人人皆富,进而尊卑紊乱,进而君无所忌惮也!」
赵南星跟着附和道。
「近闻陛下已下旨赐武清伯祭银五千两,另有两千两认购劵。」
「还有瑞昌公主选驸马在即,陛下已下旨拨内帑十万两造公主府,采买东珠等。」
「虽然这是内帑,是为缓和皇亲国戚对新政的不满,但也不能这么滥赏啊,而不知道用内帑做轻徭薄赋事。」
陈经邦说道。
「当谏之!」
「陛下之财,亦天下之财也,岂能如此靡费,而不节俭?」
赵南星立很是激昂地回答道。
明朝这一时期有一派自诩为正派的文官,主张轻徭薄赋,要求皇室节俭开支,且用皇室内帑收入来支应天下军费。
这一派文官在历史上渐渐的就因为多是在东林书院讲过学的缘故,也就多被称作东林党。
所以,历史上东林党在泰昌年间和天启即位初年掌控朝政时,所行的主要改革就是拨皇帝内帑解决天下军队欠饷和赈灾问题以及税重的问题。
而这一主张原本也没什么问题,皇室节俭开支,多出内帑钱解决内忧外患也无可厚非,毕竟江山是皇帝的。
但东林党错就错在大把花皇帝钱的同时,自己所代表的官绅富商团体却自己舍不得让利解决财政问题,且以「官民两便」和「贫不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