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战功,而根据之前汉帝国的军事升迁体系,他们的晋升其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秦汉功臣勋贵系统在西汉中前期就被玩坏了,二十级军功制度变成了儿戏,到最后,只有关内侯和列侯还有一点意义,其他的已经完全没有了意义。
到东汉时期,留给中上层将官的晋升途径是十分稀少的,东汉军事方面的治安化也大大减缓了军事人才的升迁之路,使得他们徘徊于校尉、中郎将这一层次,不得升迁的情况很是普遍。
所以东汉时期军事系统的落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实际局势。
但是到了第三帝国时期,因为大规模军事作战的出现,军功自然多,升迁要求自然也多,爵位爵位不够用,军阶军阶不够用,只有一个军职聊以自慰,但是军官们也是需要利益和荣誉的。
这些原因也是刘备试图尽快推动九品官人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好比这一次张飞立下大功,职位上倒是有的说,但是爵位和军阶方面,却没有太多的可操作点,刘备只能选择给他增加食邑数量。
爵位上,按照秦汉的规则,张飞已经到顶了,没办法继续往上了,再往上就不是人臣领域了。
想要继续赐封,难度太大。
所以思来想去,刘备考虑到当前尚且忙碌的基本局势,决定暂时不动行政领域,先从军事领域下手,对军事领域方面的升迁赏罚体系做一次重新设定。
在这个层面上,刘备决定理清楚军职、军阶和爵位之间的区别,把第三帝国的军事系统给弄的丰富一些,不至于想要封赏的时候都不知道能给什么。
军职顾名思义,那就是在军队里的实际职位,也是主要代表军事权力的存在。
在第三帝国的军队里,精简军事建制之后,基本按照管理十人的什长、管理百人的屯长、管理五百人的军侯、管理一千人的军司马、管理三千人的校尉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