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也差不多习惯了,刘备成为统治者以后,总是会给汉帝国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这要是不能习惯的话,还怎么在他的统治下继续生活?
朝廷的震动刘备完全不在乎,局面已经被他彻底控制住,接下来他要做的大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彻底的度田,完成这一波应该到来的财富的再分配。
而在此之前他还想把自己的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把敌人更多的削弱一些,所以他亲自上阵,加入到了五经正义编撰组织中,和郑玄一起参与到编撰的工作之中。
然后他亲自公布了自己设计的标点符号,把具体的意思告知编撰组,让他们融会贯通,然后对于儒家经典文章开始进行断句和示意。
整个工作中,大体上是遵照郑玄的意思来的,郑玄如何断句,他们就如何断句,郑玄怎么解释,他们就怎么解释。
郑玄是如今天下经学体系的天字第一号招牌,有这个招牌,就能用最快的速度让标点符号成为人们所相信的东西。
用郑玄的名声替标点符号背书,效果是很不错的。
而当断句工作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争议的时候,郑玄其实也挺聪明的,他会把这些明显的争议拿出来一部分,送到刘备面前,让刘备亲自决断。
就和当年的白虎观会议一样。
每到这个时候,刘备都会笑眯眯地看着郑玄,告诉他这个事情让郑玄自己决定就可以。
郑玄却回答说——
“当年孝章皇帝也曾亲自决断争议,天子亲自决断的争议,不会再有争议,臣不过是臣子,威望再高,也会有人质疑,天子则不然。”
这话说的刘备就很开心,于是以自己的儒学功底,对那些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自己的决断,亲自决定标点符号的使用,然后对断句做出释义。
怎么符合他的心情就怎么来。
这就体现出君主专制下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