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又逐渐淡出朝堂的帝国老臣。
“诸位大臣,秋收在即,今年的税收该如何安排,诸位大臣有什么建议乎?”
赵昊坐在帝位下阶的太子之位上,目光淡淡的扫视殿内的众臣,声音慵懒的问道。
“启禀太子,下臣有一建议。”
赵昊的话音刚刚落下,户部侍郎赵婴就立刻站了出来。
他曾经是帝国老臣的一份子,在始皇帝主政时期,担任治粟内史下属要职,爵为五大夫。后来朝制改成三省六部制,又调到担任户部侍郎。
因此税收之事,对他来说,算是很有发言权的。
“赵侍郎有何建议,不妨说来听听。”
对于户部的人站出来,众臣没有任何意外。
却听赵婴掷地有声道:
“启禀太子,大秦如今的税收已经十分庞大了,按照往年的安排,大部分税收都会投入到义务教育,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军工厂,以及科学院中,尤其是科学院,每年申请的钱财逐年上升,已经对我大秦造成了一些负担。”
“而以大秦目前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军备武器,还是各项工业设施,都已经十分完善了。”
“因此,下臣建议削减科学院今年申请的财物份额,应将大秦的重心落实到国家建设方面。”
“除此之外,下臣还看了一下大秦义务教育这几年的成果,发现义务教育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出现了不少人抵抗教育,反对强制教育的声音。因此,下臣建议将义务教育的年限也进行下调。”
“如此一来,我大秦便能省下大笔的税收,将这些钱存放在国库之中,以备将来征战海外之用。”
赵婴的话说到这里,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因为他想看看帝国老臣们的意见。
他的这两个建议,第一个是用来针对大秦科学院的,第二个是用来针对大秦九年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