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有真的优秀的,或者碰到什么历史名人了,那他会放出去锻炼。
譬如大朝会时,吏部调整了翰林院侍讲学士、经延讲官毛纪的职务,现在他在浙江当代布政使。
毛纪是天顺七年生人,今年已经43岁了。历史上他真正当到大官是在正德十年后,做到过侍郎、尚书,嘉靖年间做到首辅,活了有八十多岁。
在此之前他都是清流官员,主要是担任讲官、参与修实录等这类事务,所以他也有‘学问精深、文笔优美’的评价。
这种是朱厚照记住大名的,所以自然可以给其历练机会。
其它的自求多福吧。
官场上的变化,有一点是形成共识的,就是皇帝派你到地方任职,那就代表你要开始来运气了。
说起来,朱厚照为了让文官认识到这一点也努力了好几年。现在终于有所成。
而形成的效应就是,地方官一改过去惰怠之风。因为真的坐在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位置上的人,是清楚的知道,皇帝的双眼盯着他们。
你要是名利心重,想升官,那么请你好好干,干出政绩,调任一部侍郎,一年见几次皇帝又有何难?
你要是‘粪土万户侯’,自命为为民之官,那么也请你好好干,因为这个位置足以让你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个效应形成之后,对于朱厚照来说就简单了。他只要强化这个效应。让官员们一次一次的确信,喔,我想的是对的,皇帝就是按照这个路数提拔官员的。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顾左才说他不希望这三个可以成为实务派官员的青年人,过早、过深的参与进无聊的政斗当中。
就像韩文对他做的一样。
他也会对别人这么做。
水云间的房间里,
顾左显得比以往沉默。
盐课的事,韩文是代他向皇帝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