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85章 谁也乱不了陛下的政!

第385章 谁也乱不了陛下的政!(2 / 6)

出来的,其实也不是,而是许多人想照着我的路再走一遍,所以才不断涌现出来。”

“而这三人,他们生于商人之家,对于贸易及货币有着迥异于常人的理解,当然将来具体如何还是要看各自的造化。本官是不忍实务官员牵扯进朝堂争斗之中。”

正德皇帝执政到现在,朝堂上最为明显的变化,便是实务派官员的崛起。当初王鏊在书院讲学,宣扬‘经世致用’之说。

这里头出来的一些官员,其实比翰林院更受到皇帝青睐。

其中典型,便是进入侍从室,如今又配合宋衡在迁居京师南城普通百姓、并动员他们兴建自身房屋的汪献,他受命组建银行,若不是这个机构,京师南城外如今大规模的自建房场景又怎么会出现?

当然,还有在福建走上按察使这等高位的章黎。

要说他们真的立下什么大功,倒也没有。但似乎一旦情势或任务紧急了,皇帝就会偏向这些官员去顶上。

而少府之中,更是不缺乏当时听了讲学的官员。

像宋衡、张池,都是如此。

至于翰林院,明显走出来的也少。

但皇帝也有理由,因为本身翰林院就是要熬,那就熬呗,慢慢熬,有能耐把他这个皇帝熬驾崩。

反正现在担任日讲官的人,讲来讲去还是日讲官。

正常来说,这都是很火热的位置,因为日讲官直接给皇帝讲课,近距离接触皇帝,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可眼下,大明朝的政务方面动作那么多,也没见皇帝派谁干了什么大事。

相比于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大的改革,吏部在皇帝的授意下出现这种改变其实是既隐性、又重要。

这当然是朱厚照故意,他以后也会如此,就是要用很长的时间告诉官员们,实务官升职更快。

其他人慢慢熬吧。

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