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珠言罢,心道,差不多了吧,这种彼此秀肌肉一样秀背景的你来我往,虽然是场面上无可避免的交锋,却应适可而止,否则委实无趣。
咱们这也不是在相亲,就别再彼此试探了,快点听我进入正题,不香么?
而许心素,好歹是个名留青史的人物,并非沉醉于刷优越感的普信男,他亦心如明镜,晓得今日这女子来拜年,必是要代表颜思齐来谈事。
许心素于是摆出诚恳的姿态,爽朗道:“走,吃茶去。”
……
许宅第二进院子的书楼中,仆婢上茶后,许心素屏退左右,只留了儿子许一龙和保镖。
郑海珠瞥一眼那位头戴黑色网巾、身着明式直裰、面沉如铁的保镖,问许心素:“东瀛人?”
“姑娘好眼力,怎么看出来的?”
“他腰上那把,是村正刀吧?”
“嗯,是。姑娘放心,他听不懂福建话。”
郑海珠笑笑:“听得懂也无妨,我今日,不是来说东瀛人的坏话。”
许心素抿口茶,意味深长道:“自从俞家军坐镇闽地,倭乱已是陈年旧事了。”
郑海珠直言不讳:“月港开关,朝廷至今不准与东瀛交易,若不是许先生为李头领和俞总兵穿针引线,只怕还是要闹倭寇。不过,颜大哥经营台湾两年,现下开始出产鹿皮和蔗糖,北港也已经有日本船来买货了。”
许心素接茬道:“唔,方才看了那些蔗糖,白度上佳,日本人应能出高价。”
他说附和之语的同时,实则在飞快地思忖郑海珠话里的意思。
很显然,这小妇人的确是颜思齐的亲信,深知日本华商李旦,和大明总兵俞咨皋,把持着中日海贸的走私航线。所以她说,如果没有李、俞二人,日本人海商又会转为武力犯边的倭寇。
但同时,她言下之意,颜思齐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