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足珍贵的。
要知道数学很多问题也是有时效性的,许多硕士、博士在读期间选择的小论文往往也是从一些在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提供的open problem中寻找的。
但既然是open problem,自然人人都可以选去做研究。
万一跟人家的选题重复了,好不容易做出来,满怀喜悦的投递给期刊,结果人家编辑看完之后来一句,这个问题xxx已经证明了,那绝对是个惨剧。
想想看吧,有了宁孑这种全才,在论文某个关键问题上提点几句,也许就能把这种惨剧让其他人去承受。
这同样也是明知道不太妥当,但众位教授们还是把自家学生都带来上课的原因。这种便宜不占,天理难容。
现在课堂后,就是争资源的时候了。
宁孑其实大概猜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也是在上课前他没介入到范振华跟卢正月之间争吵的原因。
反正课前那十多分钟肯定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不如让两人先把气出了,等到课后大家再来慢慢谈。
当然课后他也没打算花费太多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所以坐在讲台上时,他也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下堂课开始不再免费答疑,想来直接去体大交钱。他表达了态度,问题自然就更好解决。
至于八千块的收费宁孑觉得很合理。
能被带到这件教室的,都是燕北跟华清大学的学术向硕士跟博士,其他学校可能还会博士生拿出这笔钱比较困难,但这两所学校的学术研博生大概是不会差这点钱的。
国家助学金、学校各种助研费用、学院的各种补助,奖学金、学业奖金,加上名校加成不管是做助教、兼职又甚至接些私活,刨去学费跟生活费一年几万甚至十多万的收入也还是有的。
更别提大学里各种学业奖学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