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你们的产业既多,也不用担心子孙兴盛而至家产愈分愈薄;又可使得大量‘多余’的人口有业可依,也是为社稷久远出了力。”
“若是以往,觉得万里之遥,实在太远。但如今,海运兴盛,去台湾、下南洋,都在月内。”
“我看,我们各退一步,如何?”
“本官不在松江府试行永佃减租减息三十年赎买之政;你们也不要再论什么米价之事。”
资本本身是无善恶的,这些士绅手里的银子若能动起来,也是资本。只要用对的地方,肯定是对大顺有好处的。
刘钰也是在给这些士绅一些机会。
如果不能跟上新时代,那他只能想办法让这些人被淘汰。
如果能跟上新时代,那他倒是可以宽容一些,多给他们一些出路。
松江府做大买卖的商人,看不上去台湾垦殖种地这样的事。或许他们有可能去搞点种植园什么的,但是去那垦殖继续收租子,那就没什么动力了。
垦殖也需要付出资本,耕牛种子、水利、抵抗天灾等等。
依靠朝廷组织无地百姓,既不效率,朝廷也根本没那么多的钱。
如果能让这些士绅们把资本组织起来,或者投入资本,这也确实可以缓解很多矛盾,也能够充实南洋的人口。
如果连工商业最为发达的松江府的士绅,都对此感到不安、紧张、恐惧或者本能的拒绝,那这些人也就只能在将来全都干掉了。
士绅们也没想到刘钰会给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实在是出乎他们所料。
一时间众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傻眼了。
刘钰用的是要开窗、先要拆屋的办法。先说要减租减息三十年赎买,然后退了一步,说了这么样的办法。
可这些人本能地对遥远地方的事情充满了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