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文化的特殊符号,也是代表了陈南的中医思维。
中医八法,不可偏废,也不可偏取。
陶训义似乎置身于患者诊治的现场,亲眼目睹了患者服药之后先是上吐继而泻下的画面。
如此的惊心动魄,而又别出心裁。
秒啊!
一旁的李光明也是眼睛瞪大,转身对着陶训义就说到:“我刚才模拟了十几种治疗这个叫做李孟三患者的方法!”
“可是……我想不到比起小陈这个治疗方法更加精妙而且有效的方案!”
“如果进行清法,清开五脏,太慢!”
“如果用和法,太柔,力气不够!”
“如果寒热并用,有些不合时宜!”
“反倒是陈南这个先吐后泻之法,有些水平啊!”
“中医八法,被这小子理解的有些深厚啊!”
陶训义看着李光明称赞陈南,内心也是颇感欣慰。
就如同……陈南是自己的关门弟子一样。
不过……
仔细一想,也差不多。
杨鸿年是陈南的主任。
自己是杨鸿年的老师。
这四舍五入,等价交换,陈南不就是自己的关门弟子吗?
没毛病!
越想,陶训义越是笑的开心。
“是啊,小伙子不错!”
“杨鸿年比起差远了。”
李光明笑着摆了摆手:“不!”
“陶老,您想一想,这样一个患者,癌症术后,又有一身杂病的患者,交给你手下的人,他提出来了这样一种方案,你敢让他执行吗?”
“我说句心里话,如果陈南在我手下,提出了这样的思路,我……我还真的不一定敢让他试试。”
“你看这里的病例记录,患者大泻十余次,精疲力竭之状,您不怕吗?”
“我真的是……宁可使用清法也不敢使用这样的吐泻之法啊!”
“这说明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