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呵呵一笑,有些赌气地说:“蔡公何必多问,一切都按照本初的意思定罪就是。今既败于贼寇,我无话可说,请速斩我头!”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操深知此次难有生路,只求不连累家小。”
“唔,那倒不至于。”
蔡邕略带愧疚地点了点头,在他的理解里,大将军袁绍让作为曹操至交好友的他来主审,一定带着某些暗示。这个暗示就是,袁绍希望曹操活下来。
于是便说道:“孟德,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你不妨辩解一二,或有生机也未可知。”
听见后面这句话,曹操嗤之以鼻。生机?怎么可能有?袁绍让蔡邕来主审摆明了是要他曹某人死啊。
不但如此,袁绍甚至还要把他的死因归咎到忠厚长者蔡邕身上。
阴险狠毒!翻脸无情!
如果这才是袁绍的真正面目,那么他鼓动何进诛杀十常侍,又鼓动何进召唤外兵进京的动机,以及十常侍每次都能“恰巧”得知何进最新动向的内幕,就值得思量一下了。
嘶~~
乱天下者,居然是他!
曹操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明白了这个原本在五六年后他才会想通的真相――低智的何进被袁绍撺掇着,操控着,一步步葬送了大汉江山。
看到曹操的反应,马谡从蔡邕背后探出头,给曹操比了个大拇指。
不得不说,人和人的政治觉悟真的不一样。蔡邕虽然学富五车,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么深远的层次,他还在纠结着如何救下曹操。而曹操,在即将身死的时候,顿悟了一切阴谋诡计。
甚至,就连袁绍力排众议把曹操提拔到征西将军一职,都透着别的目的,若曹操赢了西凉军,收复关中,最大的功劳是袁绍的;若曹操不能收复关中,或者失败了,那最大的后果也由曹操承担。
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