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世家控制朝堂的弊端之一,一切唯政绩论。有政绩,别说大将军了,你住进皇宫里把先帝的妃子睡几个都没事――反正先帝已经挂了;没有政绩,你就算是四世三公出身也不好使。
想着这些事,心事重重的蔡邕走到主审官的位子缓缓坐下,翻开记录着此次战败过程的卷宗,粗略扫了一眼,闭上眼睛斟酌起来。
根据卷宗上面的描述,此次西凉军一共有十万人马,全是骑兵;而朝廷只有五万人马,八成是骑兵。
十万对五万。
双方兵力有着一倍的差距,敌众我寡,是此次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丁原八部将率八千人马临阵反水是其二;
曹操指挥失误,选择出城与西凉军野战,则是其三。
当然,因为有第一和第二个原因在,曹操此次无论出城野战与否,最终都很难守住长安城。
但守不住归守不住,却不代表一定会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曹操丢城失地的罪责比较小一些,但全军覆没的罪责太大了,大到令人头皮发麻。别说脱罪了,能保住全尸,不连累家人就算万幸。
难!
太难了。
这时候,一名青衣小吏快步走了进来。
“蔡御史,曹操带到。”
听到这句话,蔡邕回过神来,将卷宗合上,抬眼看向堂下。
马谡也缩回脑袋,揉着发酸的脖颈,默默推演起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片刻后,三十四岁的曹操带着枷锁,在衙役的押送下,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发鬓散乱,胡须分叉,明亮的双目中透着浓浓的不甘。
他上了大堂,就着枷锁微微一拱手,望着高坐于堂上的长者蔡邕,一时间唏嘘不已,不知道该说什么。
蔡邕目视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至交小友,半是无奈半是关怀地问道:“孟德,可有辩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