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一天只是一个过渡期,那么从今天开始则是另外的一种教学体验,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更密集的一个授课节奏。
大家在讲师的教学中,只得硬着头皮挺过去,半点不敢跑神;
这个时候不难发现在其中游刃有余的李松林同学,他几乎如同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知识,且表现得异常扎眼,
如果说,三节大课谁的收获更大,一班剩下的25位同学里绝对是他。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认为呢?
实在是他一整个活跃度过于惹眼,老师问出的问题他也都能够很快的给出正确答案。
大家还在为了老师的难题冥思苦想的时候,他早已经胸有成竹,但凡提问到他也就意味着这一部分会很快的过掉。
如此一来,可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哪里还会有人和他去比,以他为参照?
这样的一个现象难道没有老师发现,不,是有的。
但又会有谁真的在意,老实说能让他们押宝的每个班有那么几个人就了不得了!
尤其是负责一班的讲师们,身为机构中当之无愧的三大巨头,他们所教授的班级本身流动性就不是一般的大;
一班主要瞄准的就是复旦的那12个文科专业名额,又哪里会顾及那些赶不上自己上课节奏的学苗呢?
这样肉眼可见的压力下,大家的表情也就变得越发的难看了起来,也确实有些认清了自己的极限在哪了!
当然,这些本就经历过筛选的苗子机构并没有放弃的打算,而是会有机构分析方面的老师和他们对接沟通的。
继续瞄准复旦文科专业的人到最后以肉眼可见的少了起来,一班的同学更是如此,好些已经下定决心转换自己的赛道了;
他们并不差而是确实在后期跟不上冲击复旦的节奏,换赛道自然是为给自己上一层保险,适当的变更目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