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民一人分一斤!”
王忆说道:“你这话说的没错,那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大黄鱼养殖技术呢?”
“研究不了,”周大圆叹了口气,“国家已经组织海洋专家、渔业专家、生物学家去北海组建专题组研究大黄鱼的人工养殖问题了。”
“我估摸着这两年研究会有突破——而我不是专家,我没有多少文化,专题组不可能招我进去搞科研的。”
“所以我想研究带鱼的人工养殖!”
王忆说道:“可是带鱼资源……”
“根据我的判断,这近海的带鱼资源快要枯竭了。”周大圆严肃的说,“从80年开始到今年,翁洲带鱼捕捞量三连降,往后还得降低!”
“其实七十年代从74年开始、不对,73年,从73年往后就该降低带鱼产量了。”
“为什么74的捕捞量突然之间增多了?因为那一年开始,渔汛大会战出现了机动船船队,有了探鱼仪、机械捕捞设备!”
“正是这些设备的出现、机械化的加入,导致对带鱼的捕捞工作变简单了!捕捞量增加了!”
王忆诧异的看向他。
还以为周大圆是个民科专家,没想到他对现实的了解、对未来的判断挺非同寻常的。
周大圆继续说道:“我跟你说,机械化的应用是竭泽而渔!”
“前几年收获量大了,这是把更多的带鱼群给抓住了。往后洄游产卵的带鱼少了,带鱼产量怎么会不下降呢?”
王忆听的点头。
这个理论没有问题。
但日后带鱼产量确实没有下降。
因为近海带鱼数量很少了,远海却多,而改革开放后国家飞速发展的不光是经济,是各行各业!
远海捕捞业马上就要踏上华夏五千年历史的舞台了,它们要上线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