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识多吗?不,他们只是会考试而已!”
“怎么样学生就会考试了?勤能补拙、勤能生巧呀,你们平时要多多给他们考试,让他们多多的做题,这叫刷题,让他们使劲刷题,这样到了统考时候就能考出好成绩了。”
教师们将信将疑。
以后很简单的道理在这个年代还真是好些老师不了解,因为他们都是在七十年代上的学,那个年代学校很不重视考试,还没有见识到刷题对考试的重要性。
甚至那个年代有些学校还不太在乎考试,他们轻视考试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学生实际上掌握的文化知识水平’。
王忆把真谛告诉了教师们,他发现大家伙对此不是很热衷,于是又展开的说了一些有的没的:
“要有教无类……”
“要因材施教……”
“要多多鼓励学生们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
“要创立以好带差的帮扶模式……”
总之这些都是屁话,刷题才是真谛。
但偏偏教师们就信这一套,不少人不吃饭了,拿出本子来做笔记,把王忆说的话一二三四五的给记下了,甚至还有人准备汇总一下提炼中心思想。
午休哨声响起。
教师们终于散去。
王忆打了个哈欠把自己摔在床上睡了起来。
下午是文化课,有专门的优秀教师来讲课,直接对着课本进行讲课——这就跟王忆找优秀学生当助教一样,民办教师们其实承担的就是各个乡村学校的助教角色。
王忆去上课的时候被白梨花叫住了,白梨花领他去了教育小组,小组长金克己笑呵呵的给他倒了杯水,说:“王老师教学很有一手呀。”
这话让王忆产生了不好的联想……
不会是火线把我提拔成培训大会的教师吧?
这样可惨了,那他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