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浮生六记 > 卷四 浪游记快

卷四 浪游记快(8 / 56)

虹园折而向北,有一座石桥叫“虹桥”,一个叫虹园,一个叫虹桥,也不知是园以桥得名,还是桥以园得名?荡舟穿桥洞而过,便到了“长堤春柳”处。此景未曾设置于城墙脚下而点缀于此,更见设计布置之妙了。再转折向西,有一处景点是在大土堆上立了一座庙,称为“小金山”。这寺庙在此一挡,顿时感觉整个布局气势紧凑,收束自如,可谓匠心独运,大手笔而为之。听说此地原是沙土,几次修筑皆不成功,后来采用木排架起,中间层叠加土,耗费了数万银两才最终修成。如果不是商人投资修建,寻常人家怎能有如此气魄。

游览过小金山,向前有胜概楼,年年有游人聚集在此观看龙舟竞渡。此处河面较宽,南北向跨一座莲花桥,桥门八面敞开,桥面设了五座亭子,扬州人称为“四盘一暖锅”。这种设计是才思枯竭的表现,没什么可取之处。桥南有莲心寺,寺中昂然突起一座喇嘛白塔,塔为金顶,缨络飘拂,高矗云霄。大殿一角的红墙,掩映在松柏绿影之中,耳中不时传来钟磬之声,此处的古雅幽趣,大概是天下园亭所没有的。

过莲花桥,便见前方有三层高阁,画栋飞檐,五彩绚烂,以太湖石叠垒各种形状,外围白石作栏杆,此景取名为“五云多处”,这设计有点像作文中大结构的布局方法,多处点缀却又联络合一。跳过此处,又有一景点名为“蜀冈朝阳”,平坦无奇,多是牵强附会之作。

快到山脚时,河面渐渐收束,有堆土垒成的水边小渚,上面遍植竹树,作成四五处曲折之形。行到此处,似已是山穷水尽,忽又豁然开朗:平山堂的万松林已赫然出现在眼前了。

“平山堂”三字匾额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题写。所谓的“淮东第五泉”,真正的泉眼隐藏在假山石洞中,不过是一口井而已,尝一口,味道与雨水并无二致;荷亭中,那六口围着铁栏杆的井,也只是摆设罢了,井水是不堪饮用的。九峰园在南门,是一处非常幽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