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角度,弓弩手的优先攻击目标就是位于下层的越国划桨水员。
很简单的道理,越国战船没有船帆,只要将划桨的人全射杀就能迫使其随波逐流,哪怕只是杀死杀伤其一部分也会让越国战船机动狂降。
设计出这种战船款式的人不知道没有防护的危害性吗?他们肯定是知道的。问题在于单纯依靠划桨的话,吨位越大行动起来的难度就越大,并非不想加上更多的防护,完全是增加重量会让战船失去灵活性。
越国的战船跟吴国的战船无二,楚国的战船其实跟吴国的区别也不大,长久进行水战下来,哪一方都早已习以为常了。
现在,越国水军与原国水军进行较量,因为越国战船裸空的关系,上下层的士兵只要被盯上就是死伤惨重,相反原国战船有船体保护划桨水员,一下子就让越国存活的一方对设计战船的人心生怨念了。
鹿郢心里有太多的疑问,不明白无论是晋国还是原国都没有进行过大型水战,乃至于打水战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着实搞不懂原国怎么能设计出那么优良的战船。
所谓的原国战船优良,不止是防护性能更好,还包括机动性能上,以及一样是被海浪拍打显得更稳。
要是鹿郢能够看到原国战船的模型,会发现船底是尖型,一定会马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吴国、楚国、越国等等,包括陈国,他们都是平底船,只能说敢拿这种船用在海上,真的是属于非常有冒险精神了。
那么,他们都已经一再出海,怎么就没有想到改变船只的结构呢?
很多时候看似简单,其实是因为早就知道答桉的错觉。
诸夏这边一直到两宋才开始制作尖底船(福船),相关理念还是经过跟大食人的交流才窥探到。
欧罗巴那边?他们在西罗马崩溃之前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国家,还需要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有科技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