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国。
智瑶盯着范蠡看了一小会,下令道:“楚君有德,上天必佑之,箭阵无需忌讳。”
换句说话,楚君章要是中箭乃至于被射死,一定是德行不足以让老天护佑。
如果老天不护佑楚君章,怎么能怪射箭的原军,是吧?
智瑶之所以会在下令前盯着范蠡看,思考的是范蠡到底什么成份。
他们身边有史官,会如实记载一应对话。
所以是,楚君章出现什么不测,范蠡少不了承担相应责任。
范蠡当然知道有史官在旁记录,心想:“我从楚国到越国给勾践效力,又从越国跑来投效原国,怎么可能让原君瑶没有疑虑?想在原国有所发展,乃至于飞黄腾达,仅是依靠能力绝不足够,需要先让原君瑶心里的疑虑解除啊!”
留在越国,勾践一定会杀了范蠡。
因此范蠡很识相地先跑了。
跑出越国?吴国的残余不会放过范蠡,乃至于楚国那边都可能追杀,失去了文种的庇护,楚国令尹又是白公胜,范蠡想活命只能到原国了啊!
什么原因?当然是只有原国才有足够实力庇护范蠡,想得到原国的庇护,少不得为原国出力,道理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
至于越国、吴国和楚国为什么会有人想杀死范蠡,谁让勾践复仇的那个阶段是范蠡在负责越国的内政,以及作为一些阴谋诡计的提供者和部署者。
参与了一些事情,那些事情还不光彩,想得到一个善终,真心不是那么容易。(历史上范蠡归隐之后,彻底消失了。到底有没有安享晚年,属于未知)
得到智瑶命令的箭阵指挥官,他们尽管还是心有顾忌,有明确命令则是只能执行。
原军一直没有射箭?楚君章多少感概原军还讲点“道理”的,以为突围有望时,抬头一看箭雨袭来,心里有什么东西给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