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楚君章手持战剑亲自参与厮杀,尽管周边有着众多甲士和士兵保卫,致使楚君章根本没有机会亲手杀死一人,还是极大振奋了联军的士气。
君王都上阵拼命了,其余人怎么还敢惜命,不是吗?
负责指挥箭阵的军官,他们在看到楚君大纛向前时,由于对君权有一种被灌输的畏惧,下意识避免向楚君大纛的方位进行射箭了。
那样一来,负责阻击的原军近战部队,他们就要迎接楚君章这一批精锐的冲击。
在一方有所顾忌而束手束脚,另一方想要拼命来换取活命时,可以想象会出现什么状况。
现在,联军以楚君章为矛头,缓慢但是坚定地向前推进,实际指挥作战的程朔不得不投入增援,防止楚君章真的突围成功。
“君上,若是楚君成功突围,余下诸侯无甚紧要也。”程朔特地找到了智瑶说明情况。
并非看不起其他诸侯,除了越君勾践以及郑君易之外,其他诸侯确实是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资格。
范蠡说道:“楚国虽乱,楚君无有昏庸之举也。”
楚国衰败的锅真不能让楚君章来背,应该负责任的是楚昭王以及其余楚国国君。
楚昭王这一代?楚国被吴国摁在地上爆锤,不止对外显得越加无力,对内的威慑也是一落千丈,才有了楚君章继位之后面临的险峻形势。
应该说楚君章还是一名非常不错的君主,对内能够团结多数人,对外也愿意服软,才有了楚国即将复兴的迹象。
如果不是白公胜太莽,以武力的形式来剪除不服,其实楚君章更想用软刀子将那些割据地方的贵族给玩死。(历史上也被办成了)
那么,范蠡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的提示了,一定不能让楚君章成功突围,要不然历经过这种险情的楚君章,未来必定会性格更加坚韧,并且明白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