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名著之旅 > 第538章 祖国感谢伟人们——记先贤祠中的作家

第538章 祖国感谢伟人们——记先贤祠中的作家(3 / 4)

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的国民公会决定将一座建造中的教堂改造为先贤祠,不是纪念那些教会所谓的圣人,而是纪念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作出非凡贡献的伟人们!

两百多年来,先贤祠中供奉的伟人只有72位,而其中的作家,仅仅6人——

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墓志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伏尔泰,代表作《老实人》、《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墓志铭: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人懂得其应当是自由的。

维克多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海上劳工》、《九三年》。

爱弥尔左拉,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

安德烈马尔罗,代表作……逝世尚不足五十年,没有作品形成名著世界,读者诸君可以忘记这位了。

最后,就是亚历山大大仲马,代表作《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其中,卢梭和伏尔泰是在先贤祠建立之初就被葬入其中的。这两人在生前多有冲突,堪称死对头,但在先贤祠中,他们被葬在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棺木面对着面……

可能浪漫的法国人是想要表达伟人的思想碰撞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反正肯定不是希望这对好基友死后也继续相爱相杀吧。

雨果与左拉两个同时代的大作家则其乐融融地安睡在第二十四号墓室中,两人墓室前的文字介绍了他们如何为反对**、争取自由而斗争。直到2002年大仲马也从故乡搬迁了进来,才结束了他们的二人世界。

和三人同时代的作家里,巴尔扎克进入先贤祠的呼声也很高,但目前他还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拉雪兹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法兰西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沉眠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