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428章 朕要分封,谁赞同,谁反对?

第0428章 朕要分封,谁赞同,谁反对?(3 / 7)

这个关于‘开国元勋不是刘盈的臣子’的情况,便是战国遗风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按理。

因为在春秋之时,有许多名垂青史的名臣、贤士,明明出生于此国,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终效忠于他国。

在某些时候,甚至还曾发生过‘甲国出身的名臣,帮乙国强大起来之后,倒过头攻打甲国’的极端桉例。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最开始,必然是遭到了天下人众口一词的唾骂。

至于托马的内容,也不过是卖国贼、叛国者之类。

但随着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主人公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天下人对类似事务的看法,便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曾经的‘叛国者’‘卖国贼’们,也在宽松的舆论环境下,凭借一句‘各为其主’,勉强沾上了道德制高点,不用再因为没有为母国效力,而遭受到天下人的唾骂。

但对于这样的群体,也就是出身他国,并从他国前来本国效命的能人异士,当时的列国却并不总会完全信任;

这个群体,也更多地被称之为:客卿,而非臣子。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先王找来了一个客卿,在朝中掌权多年,等先王薨故,新王继承王位,该怎么办?

继续任用?

恐怕新王很难信任这个‘客卿’;

但直接驱逐,乃至杀害,更是会被天下人所不耻。

而作为客卿,这些出走他国,为他国出谋划策的能人异士们,其实也有着同样的顾虑。

——我为你爹鞠躬尽瘁,你却让我死而后已?

便是在这样的默契,和共同目标、一制需求之下,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逐渐在当时的列国之间散播开来。

——客卿,不是一国之臣,而是一人之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