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50章 为什么要答应太子呢?

第0150章 为什么要答应太子呢?(5 / 7)

收,关中商人不可囤积粮食超过一百石,都已经成为了必然。

——因为在方才的太子宫,丞相萧何,已经接受了监国太子刘盈的命令!

在这个前提下,即便刘盈‘请颁诏书’的请求被天子刘邦驳回,关中的粮商们,也必然会纷纷跳出‘粮食’这个大坑。

道理再简单不过:今年,太子因为粮价鼎沸,便通过法令的强制手段,逼着关中的粮商们降价甚至亏本甩卖粮食,以平抑物价。

那等明年、后年,或者不管是那一年,关中粮价再度鼎沸,岂不还是得粮商割肉?

要是偶尔一次,那倒也还勉强能接受——做生意嘛,有赚就有亏。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商人割肉平息粮价’的模式下,粮商根本就不会有盈利空间,怎么着都是赔!

粮价不涨,粮商们就只能以稍高于收购价的价格,将手中的粮食卖出;将粮仓建造、维护,人工等粮食储存成本计算在内,就算不亏,粮商也绝对赚不到钱。

若是粮价涨了,那更了不得了——太子一句‘凡户商籍者,屯粮不得逾百石’,大家伙就得着急忙慌的把手里的粮食低价甩卖。

总的来说就是:粮价不涨,没法赚钱,涨了,非但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

这种情况下,但凡脑子里的水不是太多,就绝不会有商人愿意冒着‘莫名其妙被判谋反’的风险,去掺和毫无利润空间的粮食生意。

这样说来,天子刘邦是否颁布天子诏,为刘盈‘禁商贾屯粮令’的合法性背书,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萧何真的将一封写有‘商人不得屯粮逾百石’的政令发布至关中,哪怕只是临时性的政令,也必然会导致商人集体远离‘粮食’这个商贸板块。

“嗯······”

“莫非家上此番,欲尽去关中粮商?”

面带迟疑的道出自己的猜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