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 338、太学讲会会约(求全订)

338、太学讲会会约(求全订)(2 / 4)

上,年龄大的有一定的优势。

“李白是我的幕僚,点他为状元难免遭至非议,况且他的文章还没到足以压众人一筹的地步,不过他面相不错,做一个探花郎还可行……”

白贵将试卷定下等次,将姓名一一写在素笺上。

“本相推举孟浩然为状元,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他目光看向在场的考官。

尽管在历史上开元九年的进士榜名单与此不同,但不同就对了,主考官不同,对试卷的喜好判断也不同,他来之后,已经影响到了大唐许多方面,历史也不可能再按照原先轨迹发展。

而历史上的孟浩然屡试不第……,白贵之所以点孟浩然为状元,才华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孟浩然的年龄,三十多岁,这个年龄点为状元比较合适。

如果年龄大些,老进士,名次就要往后挪,年轻的,除非才学真的横压全场,不然也要往后挪,以示科场的稳重和威仪。

在场考官听后,看了眼等次,互视一眼,就纷纷拱手道:“白相公允,此名单可行!”

……

开元九年的春闱就此告一段落。

不过即使春闱完毕,但白贵仍旧坚持每旬日前往太学讲授一次经学。

来的士子比参加春闱前的士子少上了不少,只有不到五百人,少了近六成。

不过这并不算人走茶凉。

一部分人没来,是因为科举失意,所以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另一部分人没来,则认为白贵不一定会担任下一次科举的主考官,生了懈怠之心。还有一些种种原因,不一而是。

而面前这些人能留下来,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白贵是当朝宰执,位高权重。当然也不免有一些人,是前来听白贵讲经学。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白贵扫了一眼坐在前面蒲团上的士子,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