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失传,也许要到明清时节才能有人能记录。
这片土地上的人远远比他以为的要聪明,他懂的那点理念,他们其实早都想到了,缺乏的只是逐渐推进的时间、提高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以及一个安定包容不禁锢他们的环境。
「臣参与修长安水渠时遇到乔老丈,受他启发,试出了盐水法、一穗传、溲种法等提高亩产的办法。」
「郭卿一一与朕说说,何谓盐水法?」
「顾名思议,即将种子放在盐水之中可筛出病种,陛下请看,种子多由颖壳包裹内里为胚··....」
众人听着郭守敬的介绍,不论听得懂听不懂都纷纷点头。
孙德彧更是睁大了眼,眼神中满是敬佩之色。
「啧啧,郭公真神人也!」
由衷这般赞叹一句,孙德彧想到一事,转身向李瑕行礼道:「陛下,不如请郭公任格物院主官吧?」
「臣不敢受。」郭守敬忙应道。
他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增加亩产的各种办法,对于官职却是不太感兴趣。
事实上他归附李瑕虽晚,至今身上已有许多官职,河渠使,兼工部侍郎、钦天监。
李瑕略略一想,倒觉得孙德彧很是敏锐。
「不必拿格物院中的琐事去烦郭卿,你举荐一个人知格物院事,郭卿则可在格物院中任农学院士、水利院士,你可知何意?」
「知道。」孙德彧便应道:「臣该举荐一个格物院的管家,打理好繁杂小事。」
「倒是机灵。」李瑕道:「再设军器监、火药局,从格物院分出来,你来任军器少监,兼管火药局。此事私下再奏来。」
「臣领旨。」孙德彧紧接着又小声问道:「陛下,俸禄不少吧?」
「嗯。」
孙德彧大喜。
他年纪轻,学识又远不如郭守敬,以前无